解读“十三五”规划建议:新提法 新读法 新亮点

来源:3044am永利集团 时间:2015-11-05 点击数:

新华社11月3日授权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稿),并发布了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建议稿起草的有关情况向十八届五中全会作的说明(简称说明)。对于建议稿及说明,多位专家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发展是硬道理,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是未来五年我国首要目标之一。当前我国经济实际的增长潜力应该还在7%左右,关键是如何通过全面深化改革,释放制度红利,将这种潜力发挥出来。

定调 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

在建议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中,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位列第一。说明对此的解释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必须保持必要的增长速度。从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看,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底线是6.5%以上。

对于这一数字,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平认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发展仍然是硬道理。为了对冲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就必须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未来五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保持6.5%以上,这个任务还是相对容易完成的。之所以这样设定,应该是考虑到当前经济增长已经进入到了新常态阶段,需要给宏观调控留下更多调整余地,让经济增长更有弹性,为各项改革的推进预留空间。

“从其他国家的经验看,在跨越阶段,即使经济增速慢一点,只要增长安全稳定,就可以跨过去。那些没有成功的国家,恰恰是因为过于求快,导致政府负债率增高,金融系统随之不稳。所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国更重要的不是强调增长速度,而是防范外部金融冲击。”张平说。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原因包括一系列周期性及结构性的因素。既包括来自于国际市场的冲击,更重要的是中国自身增长机制出现了问题。因而出台一些有针对性的,能够解决当前增速过快下滑的调整型政策非常有必要。否则,放纵经济增速下滑,势必使一系列经济问题不成比例地放大。中国经济仍然是一个自行车式的经济,需要在泥泞的道路上保持适当的增速,才能够保持运行基本的稳定性,在基本稳定的过程中逐步去化解一些重大问题。

“明确6.5%是政策底线将打破中国经济失速的预期,亦确定了稳增长政策区间,这一点将会对资产定价产生深刻影响。”方正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郭磊说。

挖潜 增长潜力应在7%左右

建议稿指出,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说明则称,综合起来看,我国经济今后要保持7%左右的增长速度是可能的,但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也比较多。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解读认为,我国在“十三五”期间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是有条件的。全球来看,和平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中国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与此同时,下一轮经济复苏和增长取决于技术革新和产业革命,这正好与中国创新驱动形成了历史性的交汇,为我国提供了机会窗口。只要抓住这个机会窗口,我国就会有更大的战略空间。

实际上,多位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专家都认为,未来5年,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应该还是在7%左右。北京大学常务副董事长刘伟认为,中国还处于比较高的增长区间,2023年之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应该是7%,甚至略高一点。在他看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这三大战略的推进,深化改革带来的改革红利,再加上结构升级与城镇化的推动,将保证中国经济在这个阶段保持健康的增长速度。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樊纲表示,现在很多分析都没有把周期性的因素考虑进去,比如产能过剩等都是周期性因素,把它当作长期的趋势来分析有失偏颇,因为调整时期过了之后就会恢复到正常水平。“长期来看,我个人的看法是中国经济会高于7%,至少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高于7%。”他说。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亦称,“作为一个人均GDP只有7000美元的国家,中国依然保有维持7%以上经济增长率的潜力,需求不足不应该是常态,因此通缩也不应该是常态。”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高坚甚至认为,知识进步、制度进步和技术进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我国8%至8.5%以上的增长率。

破障 全面深化改革将提速

如何才能把这种增长潜力释放出来?回顾分析改革开放后35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历程,高坚认为还是需要制度改革。他表示,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在制度层面一步一步推动着市场化革新。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在结构性、周期性和外生性因素三重作用下,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持续处在筑底过程中。但我们切不可由此丧失对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信心。通过新一轮的改革、开放、转型和创新,未来中国经济有能力实现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由资本积累到全要素生产率的成功转换,避免堕入“中等收入陷阱”,成功开启“新常态式”的发展周期。其中,市场化改革是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经理蔡昉则提醒说,“十二五”时期中国潜在增长率已经从过去30余年的10%左右降到7.6%,明年开始进入“十三五”时期,假如改革效应没有释放出来,增长率可能只有6.2%。究其原因,一是城镇化本身速度将会减慢,二是城镇化与经济互为因果,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降低将导致城镇化速度减慢,构成中国经济新的挑战。

据徐绍史解读,创新是十八届五中全会五个新的发展理念之首。当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概有三方面工作,首先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第一个改革是体制机制改革,要把影响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统统清除掉,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第二个改革是深化政府自身的改革,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政府改革最核心的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中国经济具有较大增长潜力,有必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更重要的是通过改革创新实现更有质量的增长。”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点评建议稿说。

版权所有 © 3044am永利(中国)集团官方网站|3044noc 鄂ICP备10004916号